开放中原发展研究中心

开放中原发展研究中心

示例图片三
网站首页 > 发展研究 > 研究文章

金良祥:伊核协议谈判的“卡点”在哪里?怎么破?

2022-02-22 11:44:54 开放中原发展研究中心 阅读

【编者按】

近日,伊核协议恢复履约谈判正在维也纳紧张进行。2月16日,伊朗和美国方面都发出了谈判或将取得进展的信号。伊核问题为何反复折腾、久拖不决?而如今伊核问题的解决是否真能迎来曙光?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今起推出“破局伊核”系列文章,解析伊核问题症结,展望谈判前景。


      2022年2月,伊核全面协议恢复履约谈判已经进行到第8轮,历时近10个月。综合各种报道,各方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条款的谈判,谈判虽面临难点,但并非不可逾越,关键取决于美伊双方是否有政治决断力,能否展现灵活和智慧。

图片关键词

      谈判主要围绕三方面内容:一是伊朗如何将其核能力建设退回到伊核协议达成之初的水平。伊朗于2019年5月,也即美国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全面协议一年以后,开始逐步减少履行协议义务,作为对等报复。截至2021年年底,伊朗已经起用了数百台效率更高的离心机,不仅生产3.67%低纯度浓缩铀,而且生产纯度为63%浓缩铀,库存达到17.7公斤,能力接近制造核武器的水平。恢复履约谈判的重要目标则是促使伊朗减少浓缩铀库存,处理新型离心机。

      尽管具体内容外界不得而知,但总体而言上述问题不难解决,伊朗方面也很容易让步。于伊朗而言,无非是以一定方式将已经生产的浓缩铀提交给第三方,如国际原子能机构或者俄罗斯等愿意接手的国家。新型离心机也可采用类似办法,转交给第三方,或是直接销毁。

      二是美国如何取消针对伊朗核计划的制裁。关于美国针对伊朗的制裁,从横向上看,主要包括美国对伊朗金融领域的制裁、对伊朗出口石油的制裁以及对伊朗参与核项目的机构和个人的制裁。纵向上看,美国对伊制裁包括2015年达成协议之前的制裁,以及2018年5月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协议之后的追加制裁。

      总体而言,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取消制裁并不是难事,关键在于达成协议之后,美国能不能真正做到取消制裁。这本不应该成为问题,但是由于美国国内存在强大的反伊朗力量,即使达成协议,美国也未必能够取消制裁。这方面是先例的,2015年7月伊核全面协议达成以后,根据协议,美国应该取消对伊朗的制裁,但事实上美国并没有取消制裁,伊朗没有从协议中获益。伊朗方面故而一直指责美国只是将取消制裁写在协议上,而没有落到实处。

图片关键词

      伊朗方面显然有理由对此感到担忧。伊朗履行限制核活动的行为是可以得到验证的,国际原子能机构便是专门负责此项任务的机构。但美国取消制裁该由谁来监督,如何验证,则一直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,可能也是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。美国是奉行强权政治的超级大国,谁来监督、验证美国的行为?恢复履约谈判期间,伊朗方面明确表示,取消制裁必须“完全、有担保、可验证”。当然,关于这方面的谈判虽然艰难,但有关方面似乎都在努力尽量满足伊朗方面的要求。

      三是如何保证美国不再退出伊核全面协议。这是谈判中最困难的部分。2015年7月达成的伊核全面协议是各方经过艰苦努力达成的,包括时任奥巴马政府的伊核团队,时任美国国务卿克里也为此付出了努力,一个超级大国的国务卿为了一件事情,在国外某个城市一待就是半个多月。谈判之艰难,消耗精力之多,由此可见。而特朗普政府退出伊核全面协议则完全是对多边主义的伤害,是对所有有关方外交努力的不尊重,尤其是对主要当事方伊朗的不尊重。

      是故,如何避免履约协议达成以后,美国不会再次出现因政府更迭而再次退出协议的前景,不仅是各相关方,更是伊朗方面的另一主要关切。为此,伊朗方面明确提出,除了正常条款之外,美国方面还需要保证以后不会再次退出协议。对此,美方代表也作出了“坦诚”的回答,拜登政府谈判代表无法为下任政府的行为提供担保。围绕“不退约保证”的斗争构成了有关恢复履约谈判的最大难点,也是8轮谈判的焦点。

      当然,伊朗方面也清楚,拜登政府确实保证不了下任政府的政策,伊朗方面的要求也不能机械地理解,其真正意图则是避免达成协议之后出现不确定性,使其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避免再次遭到美国制裁,并使其对外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计划免于干扰。鉴此,如果谈判相关各方能够充分展现智慧,找到解决难点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。见好就收未必不是正确选项,伊朗方面也未必在这一问题上死磕到底。

      总而言之,伊核恢复履约谈判的确到了关键时刻。诚如前文所言,难点不应成为卡点,如果美国在保证伊朗从协议中稳定获益方面做出实质性承诺,伊朗方面能够保持一定的灵活性,相关谈判方能够充分发挥政治支持作用,谈判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是存在的。


本文言论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我中心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

Powered by MetInfo 5.3.19 ©2008-2024 www.metinfo.cn